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 年 7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前 言1997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
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3 年 7 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前 言
1997
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牵头组织有关互
联网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自
1997
年至今
CNNIC 已成功发布了 31
次
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本次报告是第
32次报告。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改变人民生活形态的关键行业,CNNIC
的历次报告则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从起步到
腾飞的全部历程,并且以严谨客观的数据,为政府部门、企业等各界掌握中国互联网络发 展动态、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被国内外广泛引用。
自
1998
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形成了于每年
1
月和 7月定期发布《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惯例。第
32
次统计报告延续了以往内容和风格,对我国网民规
模、结构特征、接入方式和网络应用等情况进行了连续的调查研究。
本年度《报告》的数据采集工作一如既往地得到了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 持。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主管部门指导下,各项调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各互联网 单位、调查支持网站以及媒体等的密切配合下,基础资源数据采集及时完成。在此,谨对 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接受第
32
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的网民朋友表示最
诚挚的谢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3年 7月
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目 录
前 言
报告摘要
第一章 调查介绍
一、调查方法
二、报告术语界定
一、网民规模
(一)总体网民规模
(二)手机网民规模
(三)农村网民规模
二、网民属性
(一)性别结构
(二)年龄结构
(三)学历结构
(四)职业结构
(五)收入结构
三、接入方式
(一)上网设备
(二)上网时长
第三章 互联网基础资源
一、基础资源概述
二、IP 地址
三、域名
四、网站 五、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第四章 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一、整体互联网应用状况
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一)信息获取
(二)商务交易
(三)交流沟通
(四)网络娱乐
二、手机网民应用状况
附录
附录
附录
1 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 2 调查支持单位 3 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介绍
,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报告摘要
一、基础数据
◇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 2656万人。互联网普
及率为44.1,较 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
◇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 4379万人,网民
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
◇ 截至 2013 年 6 月底,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 27.9,规模达 1.65亿,相比 2012
年略有提升,增加908万人。
◇ 69.5的网民通过台式电脑上网,相比2012年底下降了1.1个百分点;通过手机上网的
网民比例为78.5,相比 2012年底上升了 4.0个百分点。2013年 6月,我国台式电脑
上网网民比例继续下降,手机上网网民比例保持快速增长。
◇ 我国域名总数为1470万个,其中“.CN ”域名总数为 781万,相比2012年底增长了4.0
个百分点,占中国域名总数比例达到 53.1;“. 中国”域名总数达到 27 万。中国网站 总数升至294万个。
二、趋势与特点
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
在 2013 年上半年的新增网民中 70.0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在网 民使用的上网设备方面,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增长到78.5,而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比
例则略有下降。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
网络即时通信网民规模增长最多,手机端发展超整体水平
截至 2013年6月底,我国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4.97亿,比2012年底增长了2931万,
在各应用中用户增长规模第一;使用率为 84.2,较 2012 年底增加了 1.3个百分点,使用
率保持第一且持续攀升,尤其以手机端的发展更为迅速。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为3.97亿,
较2012年底增长了4520万,使用率为85.7,增长率和使用率均超过即时通信整体水平。
4 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PC 端网络娱乐类应用增长乏力,手机端成发展亮点
相比 2012 年,各网络娱乐类应用的网民规模并没有显著增长,使用率变化也不大,网
络游戏的使用率甚至略显下降,整体行业发展放缓。与此同时,手机成为重要突破点。手机 网络音乐、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文学的网民规模相比 2012 年底分别增 长了 14.0、18.9、15.7和 12.0,保持了相对较好的增长率。
手机端电子商务类应用使用率整体上升,手机支付涨幅最大
电子商务类应用在手机端应用发展迅速,领域内各应用的使用率相较其他类应用涨幅更 大,其中手机在线支付使用率的涨幅最大,相比 2012 年底增长了 3.9 个百分点,手机在线
支付网民规模增长了 43.0 个百分点。此外,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网上银行的使用率 相比 2012 年底分别增长了 3.3、2.1和 2.7。
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一章 调查介绍
一、调查方法
(一)网民个人调查
1.1 调查总体
中国有住宅固定电话(家庭电话、小灵通、宿舍电话)或者手机的 6 岁及以上常住居 民。
◇ 样本规模
调查总体样本30,000个,其中,住宅固定电话用户、手机用户各15,000个,样本覆盖
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 调查总体细分
A C B
调查总体划分如下:
子总体 A :被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包括:住宅固定电话覆盖的居民 小灵通用户 学生 宿舍电话覆盖用户 其他宿舍电话覆盖用户】;
子总体B :被手机覆盖人群;
子总体C :手机和住宅固话共同覆盖人群【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和手机覆盖人群有重合,
重合处为子总体C 】,C=A∩B。
6 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1.2 抽样方式
CNNIC 针对子总体 A 、B 、C 进行调查,为最大限度地覆盖网民群体,采用双重抽样 框方式进行调研。采用的第一个抽样框是固定住宅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 A 。采用的第二 个抽样框是移动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 B 。
对于固定电话覆盖群体,采用分层二阶段抽样方式。为保证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 代表性,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 31 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
省内采取样本自加权的抽样方式。各地市州(包括所辖区、县)样本量根据该城市固 定住宅电话覆盖的 6 周岁以上人口数占全省总覆盖人口数的比例分配。
对于手机覆盖群体,抽样方式与固定电话群体类似,也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分为 31 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省内按照各地市居民人口所占比例分配样本,使省内样本
分配符合自加权。
为了保证每个地市州内的住宅电话号码被抽中的机会近似相同,使住宅电话多的局号 被抽中的机会多,同时也考虑到了访问实施工作的操作性,在各地市州内住宅电话号码的 抽取按以下步骤进行:
手机群体调研方式是,在每个地市州中,抽取全部手机局号;结合每个地市州的有效 样本量,生成一定数量的四位随机数,与每个地市州的手机局号相结合,构成号码库(局 号 4 位随机数);对所生成的号码库进行随机排序;拨打访问随机排序后的号码库。固定电
话群体调研方式与手机群体相似,同样是生成随机数与局号组成电话号码,拨打访问这些 电话号码。但为了不重复抽样,此处只访问住宅固定电话。
1.3 调查方式
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 )进行调查。
1.4 调查总体和目标总体的差异
CNNIC 在 2005 年底曾经对电话无法覆盖人群进行过研究,此群体中网民规模很小, 随着我国电信业的发展,目前该群体的规模逐步缩减。因此本次调查研究有一个前提假设,即:
针对该项研究,固话和手机无法覆盖人群中的网民在统计中可以忽略不计。
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二)网上自动搜索与统计数据上报
网上自动搜索主要是对域名、网站数量及其地域分布等指标进行技术统计,而统计上 报数据主要包括IP 地址数和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2.1 IP地址总数
IP 地址分省统计的数据来自亚太互联网信息中心(APNIC )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IP 地址数据库。将两个数据库中已经注册且可以判明地址所属省份的数据,按省分别相加 得到分省数据。由于地址分配使用是动态过程,所统计数据仅供参考。同时,IP 地址的国 家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会要求中国IP 地址分配单位(如中国电信等)每半年上报一
次其拥有的 IP 地址数。为确保 IP 数据准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会将来自 APNIC 的统计数据与上报数据进行比较、核实,确定最终IP 地址数。
2.2 中国域名总数和网站总数
中国的域名总数和网站总数来源于:
域名数:.CN 和. 中国下的域名数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数据库;中 国类别顶级域名(gTLD )来源于域名统计机构WebHosting.Info 公布的数据。
网站数:由CNNIC 根据域名列表探测得到。.CN 和. 中国域名列表由CNNIC 数据库提
供,类别顶级域名(gTLD )域名列表由国际相关域名注册局提供,其中.COM 和.NET 由 Verisign 提供,.ORG 由Public Interest Registry(PIR)提供。
2.3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电信企业的报表制度,定期得到中国各运营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 相连的网络出口带宽总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纳入了这些上报数据。
二、报告术语界定
◇ 网民: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
◇ 手机网民:指过去半年通过手机接入并使用互联网,但不限于仅通过手机接入互
8 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