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为什么不能像田径一样各有各的赛道,非得挤来挤去的呢?
网友解答: 速度滑冰是像你说的有自己的赛道,像田径一样,但是也只有两个人同场竞技,几乎不会发生身体碰撞,从自身项目特点来看,如果单独每个人一个滑行道,冰场肯定会延伸到几个冰场那么大,不可
速度滑冰是像你说的有自己的赛道,像田径一样,但是也只有两个人同场竞技,几乎不会发生身体碰撞,从自身项目特点来看,如果单独每个人一个滑行道,冰场肯定会延伸到几个冰场那么大,不可能像田径项目有8-9个跑道来供大家滑行,从项目的发展和推广肯定不利,而观赏性大大折扣,两个跑道的速度滑冰是和时间竞争,短道速滑更多的是和人来竞争,这也是它的魅力之所在。
对于你说的得挤来挤去,靠阴招,这大概是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的负面信息给你带来的感受,确实,裁判的判罚在这项比赛中起很大的作用,但抛开裁判的因素,短道速滑这项运动带给人的第一个直观感受就是刺激。而项目本身更是除了速度能和个人能力外充满了竞技的智慧。
我们可以在比赛中看到,经常以国家为单位的选手会占得优势,这就是团战的力量,他们可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靠封其线路,包夹的方式让单独作战的高手很难突出重围,从而确保冠军不旁落。特别是长距离比赛中,通过不同选手的领滑,突然变速,消耗体能等方式的技战术运用是非常好看的,它不单单和时间竞争更重要的是与人除了实力的较量,还蕴含了智慧。
而在500米短距离的比赛中,更多的靠的是能力,挤碰的现象较长距离要少,如果你有很好的出发能力,和出众的爆发力,在短距离项目很有可能从枪响的那一刻,就一路领先。王濛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超出一众选手的能力,才能作为锁定金牌最可靠的技能,让碰撞、争抢不在频繁。靠阴招取胜的早晚都会被判罚,而即使得到了裁判的加持,也早已被舆论斥为不耻。
网友解答:在冬季项目中,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虽然都是属于冰上竞速项目,但是却因为对抗性以及器材方面的差异最终分化为两个项目。速度滑冰就是业内俗称的“大道”,单次比赛时两名选手在各自的赛道内进行竞速,在经过弯道后进行内外道次交换,保证双方都会有内外道的比拼。因为是在各自道次的角逐,所以基本是没有任何身体接触的机会。
而短道速滑项目,首先从场地上来看,就比大道小很多,而这项运动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技战术的比拼,选手同时出发,在近战中展现各自的能力,最终强者胜出,这一点很像赛车项目一样,出发时有各自的道次,但出发之后就各自开始争先,抢占有利的位置,为后续的滑行确立一定的优势。
其实原本的短道速滑比赛,对于身体接触是默认允许的,这样也符合短道速滑项目的激烈对抗性。但在实际进行中,发现很多选手会有意无意的拉拽和阻挡对手,特别是单一队伍参赛选手过多时,会采用战术故意干扰对手,从而使得自己的队员获利。这一点在中国和韩国两大传统强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也结下了不少梁子和恩怨。
平昌冬奥会之前,国际滑联针对这一情况,对规则进行了升级,特别是对身体接触有了很严厉的判罚,只要手上和肢体上有故意阻挡对手的情况,一律判罚犯规,所以这次平昌冬奥会期间,中国队频繁中招。针对这一情况,如果采用大道分道滑行的方式,那就完全改变了短道速滑这项运动,失去了特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