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24

感恩一路有你

局域网基本原理及常见技术

浏览量:2617 时间:2024-01-15 17:58:29 作者:采采

局域网是一种为小范围内的计算机提供网络服务的技术,它对应于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TCP/IP协议的网络接口层。掌握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非常重要。

1. 局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局域网的物理层即OSIRM的物理层,而数据链路层则划分为LLC(逻辑链路控制)和MAC(介质访问控制)两个子层。常见的局域网技术包括以太网、令牌环和FDDI等,其中以太网应用最为广泛。

2. 以太网的发展和标准

IEEE802.3定义了早期10Mbps以太网标准,其中10BASE-T逐渐占据统治地位。以太网的核心是以太网集线器,它使用共享式信号传送,而网络中各种设备互连则需要不同的线缆。

3. 以太网的工作机制和冲突域

IEEE802.3规定了以太网的核心工作机制,即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可能发生冲突的范围称为冲突域,一个冲突域的主机数量建议不超过50台。

4. 以太网中的地址和流控方式

在以太网中,每个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作为自己的标识。以太帧的目的地址可以填写目的站点的MAC地址进行单播,填写广播地址FFFF.FFFF.FFFF进行广播,填写组播MAC地址则进行组播传输。全双工以太网采用PAUSE流控方式,而半双工以太网则采用BACK PRESSURE流控方式。

5. 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和介质

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和星型两种方式。总线型适用于10BASE5和10BASE2,而星型适用于10BASE-T。现代以太网常使用光导纤维作为信道介质,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种。

6. 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

IEEE802.3u定义了速度为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标准,802.3z定义了千兆以太网标准,而802.3ab定义了基于铜线的千兆以太网标准。然而,千兆级带宽仍无法满足某些领域核心设备的互连需求,因此万兆以太网应运而生。

7. 以太网拓扑结构的优化

以太网的星型拓扑结构采用交换机技术,可以减少冲突域,从而提高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8.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标准

IEEE于1997年发布了802.11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多种WLAN标准。这些标准定义了无线设备工作的合法频宽、频率范围等数据参数。

9. WLAN的覆盖方式和部署

蜂窝式覆盖是将各个接入点(AP)的无线信号进行交叉覆盖,实现各覆盖区域的无缝连接,从而扩大了覆盖半径。在WLAN的部署中,热点覆盖是最基本的组网方式,而办公地点的无线部署解决了建筑物之间网络互连的问题。

10. 结束语

通过学习局域网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机制。从早期的以太网到现代的无线局域网,不断演进的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快、更稳定的网络服务。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配置和管理局域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