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和联发科为什么不大规模设计2大核加2小核的CPU?

网友解答: 高通作为移动端芯片业的霸主,凭借着手中握有大量的2/3/4G通信专利过的是如鱼得水,所以现在很多手机厂商都以首发高通旗舰芯片为荣,并且以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为手机卖点。联发科最

网友解答:

高通作为移动端芯片业的霸主,凭借着手中握有大量的2/3/4G通信专利过的是如鱼得水,所以现在很多手机厂商都以首发高通旗舰芯片为荣,并且以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为手机卖点。联发科最早的时候在山寨手机市场做的很不错,和高通一个占据中高端市场,一个占据低端入门级市场也是过的挺可以的。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手机对于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手机又不像电脑一样可以一直插着电源,所以就需要手机性能表现好得同时还要尽可能的节能。所以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手机中最重要的处理器也开始发生改变,从2010年前的单核心慢慢发展到现在的十核心。看一部手机流畅不流畅,并不是看是几个核心,主要看主频大小。因为手机中的app在运行时是单个核心在运行,而多核心手机在多任务运行时更快更好罢了,比如早前的java手机时代,手机只用于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并不存在打电话的同时发短信的可能,所以那个时候只需要低频率单核心的处理器就行了,所以待机时间十几天很平常。但是现在不同了,一部智能手机在刷微博的时候还放着歌,而且时不时的用微信和别人聊个天什么的,如果还是用单核心的话,你刷微博的时候突然来了个微信消息,等你回完消息返回微博时,微博会重新加载进入,所以单核心在多任务运行能力上差也是事实。虽然手机多核心是联发科首先挑起的,但是联发科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比如高通骁龙801处理器是2014年上市的4核处理器,而联发科2015年上市的8核心的X10(MT6795)处理器,拥有更多的核心数和上市更晚,但是其性能表现却不如骁龙801。这是因为骁龙801除了高通采用自己研发的架构外,其核心主频更高,再加上联发科是直接采用公版架构,而高通是在公版架构上优化而来的架构,所以高通芯片在性能上吊打联发科也是事实。但是两部芯片在功耗上骁龙801却不如X10,这是因为X10虽然主频较低,但是在日常待机的时候8核心可以只有一两个核心运行,其余核心处于关闭状态,再加之其主频较低所以功耗就比较低。而高通采用的节能方式是降低主频频率的方式来降低功耗,就算主频降的再低还是4个核心运行,功耗节省上肯定不如联发科了。就相当于现在汽车为了降低油耗除了降低排量外,气缸数也降低到三缸了一个道理,油耗是降低了,但是性能也降低了。所以也可以将联发科认为小排量三缸发动机,油耗低性能弱;而高通比喻为大排量8/12缸发动机,性能强但是费油。所以曾经有段时间联发科的低功耗芯片p10卖的火热,而高通匆匆上马的8核芯片骁龙810因为功耗太大也被称之为“火龙”。近两年联发科受制于芯片设计能力市场表现一直不佳,虽然其在功耗控制上比较拿手,但是在性能上始终上不去,为了提高跑分从8核堆到了10核,但是手机毕竟是看主频的,虽然采用的多丛集架构是想要在性能和功耗上找到平衡,但是却是“一核有难,八/九核围观”的状态。所以魅族的MX6虽然搭载了联发科的X20但是市场表现终究不好,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最大的败笔。包括魅族引以为傲的PRO7搭载的X25和pro7plus搭载的主频更高的X30都让这三款旗舰机型成了市场上的笑话、闲鱼上没人买的跳楼机。当然并不是说时至今日仍是联发科旗舰芯片的X30性能不好,只是其性能追赶上高通的骁龙820的时候,高通的骁龙835凭借着更高的性能表现争夺了大部分高端市场。说了这么多,那为什么高通和联发科不再设计一款4核心大主频的芯片呢?手机芯片由单核走到10核是联发科为了在性能和功耗上取得平衡的结果,因为主频太高的话一个发热量太大,另一个功耗太高,而联发科做不到高主频高性能的同时保持发热较低和功耗不变,所以只能靠堆核心数来解决;而高通也面临这个问题,因为随着手机处理器面对的任务越来越多,如果一味的提高主频,首先发热量太大,系统会自动降低频率,其次主频高的同时也意味着功耗增大,所以为了节省只能采用多核心的架构,就像电脑超频时用最冷的液氮降温一个道理。总结一下就是联发科和高通现在都使用多核心是为了保证性能增强的同时功耗不至于过高,虽然arm每年发布更新的系统架构,就算采用双核A76这种大核心和A55这种小核心相比采用2/4个A76和4/6个A55核心在性能和功耗的综合表现上前者是不如后者的,4核虽然功耗相比8核低,但是性能绝对不如8核。

网友解答:

三丛集架构分别对应大中小应用程序懂了不为什么会这么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