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24

感恩一路有你

青岛有什么发展 青岛市未来发展前景?

浏览量:2028 时间:2023-02-28 08:52:32 作者:采采

青岛有什么发展 青岛市未来发展前景?

青岛发展前景?

青岛是北方重要沿海城市,属于计划单列市,享受副省级待遇。青岛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较长的海岸线,有好多知名企业,如海尔集团,青岛啤酒,澳柯玛等,海底隧道,栈桥,海产品种类比较多,大龙虾,大海一望无际。是比较适合旅游度假的好地方,小伙伴们,你们去过青岛吗?

青岛发展前景?

青岛是山东省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青岛市目前处于发展的高速阶段,每年的GDP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青岛市的港口经济发展迅猛,可以直接海洋交通连接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各个国家。

青岛市各区的发展也是非常的迅猛,比如黄岛和开发区,现在的经济发展非常快,特别是工业发展,另外像崂山区这样的老牌金融区,每年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迅猛,工人的工资都非常的高,当然,房价也是非常的高。综上所述,青岛发展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青岛发展方向?

从地形来看,青岛只能向西北发展。这也是没有办法,看看西海岸被珠山阻挡,没有发展空间。市区被崂山阻挡,无法向东扩展。于是,青岛只能一路向北。把机场放到胶州是有原因的,要吸引周边的客、货流。红岛站作为特等站,是青岛最大的火车站,这些都是有目的、有准备的。

从青岛今后的发展来看,北岸城区才是青岛的中心。机场、高铁、高速联通内地,是人流、物流的汇集地。对内,北岸城区无论是到老城区还是到西海岸都是最近的。对于青岛这种滨海城市,地理中心,到各处的距离最近,必然成为城市的中心。背后还能向平度、即墨、莱西辐射。北岸城区是天然的地理中心,今后也将成为经济、政治中心。8号线在北岸城区是走在地下的,就是为今后的发展留下伏笔。

如果从青岛的历史来看,东迁是迫不得已,那么在城市发展遇到瓶颈时,北迁也是大势所趋。

青岛发展方向?

青岛发展旅游业,和国际港口化城市。主要以西海岸新区。

青岛市未来发展前景?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是港口旅游等方面资源优势明显,同时青岛在海洋生物、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方面有战略性企业,未来青岛将在力保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链,会不断加强前沿科技未来产业战略储备和投入,不断壮大青岛市的各行业综合实力

青岛未来发展前景规划?

加快新型城镇化 打造青岛都市圈

青岛出台规划布局未来5年及15年的城市发展

日前,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面向公众征求意见。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该规划擘画了未来十五年城镇化发展蓝图,是指导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据了解,近年来青岛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2020年,常住总人口达到1007.17万人,首次突破10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34%,居全省首位。随着产业向次中心城市和重点功能组团加快转移,主城区周边区域对人口的吸引力逐步增强,人口集聚呈现多中心化趋势,人口分布不均衡持续改善。平度、莱西城镇人口加快集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幅居全市前列。

到2025年,我市城镇化率预计达78%左右

《意见稿》提到,到2025年,青岛市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将稳步提升,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实施更加积极、更为包容的人口集聚策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8%左右,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

到2025年,要打造世界知名的青岛都市圈,共建胶东经济圈,优化提升现代化中心城区;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城市空间利用方式初步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人才入乡机制初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降至2.2左右。

此外,《意见稿》还提出了青岛市新型城镇化2035年远景规划——到2035年,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开放型城镇空间形态更加完善,产业发展与人口布局更加协调,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基本建成美丽青岛,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成功开创强城强乡互促发展新局面,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降至2左右。

推动非户籍常住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来了就是青岛人”,去年以来,这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背后更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撑。《意见稿》中提到,践行“来了就是青岛人”的理念,建立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依据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规模配置。

与此同时,我市还要全面放宽城镇落户限制,进一步优化分区域、分类别、差别化落户政策,在全面放开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大幅放宽落户限制,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区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以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作为主要落户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将优化完善居住证制度。推动以居住证为载体为非户籍常住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完善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拓展居住证功能,不断增加居住证所附着的公共服务项目和办事便利,将保障性住房(含公共租赁房)纳入居住证基本公共服务范围。

全面清除城市落户隐形门槛,重点简化稳定住所和关系证明文件要求。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优先推动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人群便捷落户。增设社区集体户,承接无合法固定住所、无单位集体户、无亲属投靠等人员落户,发挥“兜底”功能。

“十四五”期间,实现40万大学生在青就业创业

站上开放发展新风口的青岛,开放包容的气质愈发凸显。《意见稿》提到,“十四五”期间,我市计划实现40万大学生在青就业创业。统筹发挥企业、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及公共实训基地作用,强化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贫困人口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技能素质教育供给与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需求匹配程度,提高非户籍人口在城市就业的稳定性和质量。

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方面,青岛将非户籍常住人口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普惠性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保障范围,纳入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化社区生活服务网络,打造包括物流配送、便民超市、家政服务等在内的15分钟社区服务圈。

面对“老龄化”的趋势,《意见稿》提到,到2025年,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每个镇(街道)至少建成1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个社区至少建成1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

青岛 城市 发展 常住人口 青岛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