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25

感恩一路有你

古代釉里红瓷器怎样鉴定(明代釉里红真品特征?)

浏览量:1271 时间:2023-01-24 17:47:39 作者:采采

古代釉里红瓷器怎样鉴定(明代釉里红真品特征?)

元代釉里红级别最简单鉴定方法?

鉴定方法是:

鉴定元代釉下红,首先要看元代是否具备所有条件,釉色是否苏,母体是否麻储土二元配方。一定要用手拉胚,待元青花的主要特征完全具备后再看铜红釉,因为青花釉下红瓷是一次烧成的,铜红釉的间隙温度前后在10度以内,温度高时会出现烧断现象。这也是鉴别元青花釉下红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明代釉里红真品特征?

1.釉面是白色和蓝色的。虽然明代的瓷器几乎都是这样的,但是明初的红青花瓷釉面都比较蓝。

2、釉面从来不干净,大部分都有很多黑点,靠近才能看出来。

3、红料晕,深入胎骨,后期仿制很难做到这一点。

4.肯定有晶斑,或者可以说没有晶斑的元明釉下红存疑。

真正的红色釉下红瓷,在明代洪武时期确实存在,但数量有限。这些东西的价值可以和雍、宣青花瓷相比,或者会更高,至少几千万到上亿的经验值。

明代釉里红真品特征?

1.明代釉里红碗

洪武釉里红碗分为直径40厘米的大碗和直径20厘米的中碗两大类。

直口深壁短圈足直碗。釉底或足底外露,沙底有燧石红,涂以生姜或赭石护胎汁,胎体较厚。碗心饰有断枝花,碗心饰有一圈回文,内外壁绘有缠枝花。有三种花:荷花、菊花和牡丹。

内外缘有灵芝、卷叶、海浪、莲花、菊花纹等几种边饰,外腹有16瓣莲花纹,布满背部花纹。口径从40到42厘米不等。这种大碗青花,是洪武官窑特有的造型。青花碗是赏赐或外销,而釉里红碗只在宫中使用。

撇唇大碗,深弧壁,圆足,鞋底露胎,胎质,灰釉红。内壁白釉,碗饰碎菊花或碎牡丹纹,外壁饰缠牡丹或缠莲花纹。还有红色和白色的花。口径约38厘米。是洪武后期的产物。

中碗口直或唇窄,壁深,圆足短,胎骨厚,一部分脚掌露在外面,有的釉面布满冰裂纹,大部分红晕。沿口内外及足周画回线,内外壁及碗中心画菊花或牡丹线。口径20厘米左右。

2.明代釉中的红胎釉

洪武的釉下红器光滑多彩,有的干开,这是窑温不够造成的。洪武胎体坚实厚重,胎体底部多呈暗沉、燧石红色,是胎土淘洗不良,金属杂质自然排放所致。烧制后,畜体底部似乎涂有泥巴或红白斑点。

洪武釉下彩红瓷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元代的特点,红色偏淡,不是很鲜艳。多数情况下,由于烧制技术的限制,颜色多为浅色或浅灰色,部分器物还存在飞红现象,在釉中称为黑色或褐色。

3.明代釉里红装饰

从装饰手法来看,洪武釉下红采用了白底红花和红底白花两种技法,基本上是继承了元代的青花技法。其中红地白花花的技法,洪武以后就很少见到了,到了永乐、宣德就被红地采花法取而代之。各种不同的装饰图案

洪武釉下红的纹饰与同时期的青花基本相同,但受釉的性能限制,画法略简单。比如牡丹花的花瓣外面勾勒出一圈细线,青花在空白处染成淡青色,而釉下红没有这个过程。

洪武釉下红装饰纹样以四季花纹为主,以牡丹、菊花、荷花、茶花为主,松、竹、梅也用得较多。辅助图案有草卷图案、回文图案、灵芝图案、芭蕉叶图案、变异莲花花瓣图案、海水图案等。其纹饰特征与青花基本相同,可以相互参照断代。

识别方法:

1.洪武釉里红瓷器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多为清官收藏。大部分都是30厘米以上的大盘子。口边有两种,一种是圆形,一种是菱形。釉下红颜色大多比较灰暗,有些甚至容易与青花混淆。需要仔细观察装饰线条中细节显露的红斑,才能准确区分两者。

这种盘在造型和纹饰上与元代瓷器没有区别,但底足的纹饰与元代略有差距。元代的底足看起来比较粗糙,但是用手摸的感觉不扎手,洪武的底足感觉扎手。

2.看釉里红瓷的珐琅。

看釉中红瓷釉的厚度、光泽、气泡、密度等特征。比如老瓷往往有“亮”或“脆”的光泽,新瓷往往有“火”的光泽。虽然很多仿古陶瓷也能看出加工后的“火”,但仔细观察就会露出不自然的光泽。

洪武 青花 釉里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