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量下降怎么做数据分析(业务数据分析十大思路?)
业务数据分析十大思路?
01细分分析
细分分析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单一维度的指标数据信息价值很低。
细分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逐步分析,比如:可以把来北京的游客分为朝阳、海淀等区域;另一种是维度穿越,比如付费SEM的新访客。
细分是用来解决一切问题的。比如漏斗改造,其实就是把改造过程按照步骤进行细分,流量渠道的分析评估也需要大量的细分方法。
02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主要是指对两个相互关联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定量地显示和说明研究对象的规模、水平和速度的相对值。通过同一维度的指标对比,可以发现业务不同阶段的问题。
常见的比较方法有:时间比较法、空间比较法和标准比较法。
时间对比有三种:同比、环比、定基比。
比如本周和上周的对比就是环比;本月第一周与上月第一周的对比为同比;与今年第一周相比,所有数据均为定基比。通过三种方式,我们可以分析业务增长水平和速度等信息。
漏斗分析
转换漏斗分析是商业分析的基本模型。最常见的就是把最终的转化设定为某种目的的实现,最典型的就是完成交易。但也可以是任何其他目的的实现,比如每次使用app超过10分钟。
漏斗帮助我们解决两个问题:
一个流程是否存在泄漏,如果存在泄漏,我们可以在漏斗中看到,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堵住泄漏点。
一个过程中是否有其他不应该发生的过程,导致主转化过程受损。
同步分组分析
队列分析在数据运营领域非常重要,互联网运营需要仔细洞察留存情况。通过对比质可比群体的留存,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用户留存。
队列分析之所以流行,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很简单,但是很直观。同步组只用一个简单的图表直接描述一段时间内(甚至整个LTV)用户的留存或流失的变化。
以前的留存分析定义为只要用户有回访就可以留存,这样会导致留存指数虚高。
05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简单直观。web analytics中的聚类可以分为:用户、页面或内容以及来源。
用户聚类主要体现在用户分组和用户标签法;页面聚类主要是相似和相关页面的分组方法;来源聚类主要包括渠道、关键词等。
比如在页面分析中,经常会有带参数的页面。例如:信息详情页、产品页等。都属于同一种页面。简单的分析很容易导致跳出率、退场率等指标不准确。通过聚类分析,可以获得相似页面的准确数据,用于场景分析。
06 AB测试
成长黑客的一个主要思路,不是做一个大而全的东西,而是做小而精,可以快速验证的东西。快速验证,怎么验证?主要方法是AB测试。
比如你发现了漏斗改造的漏洞,假设商品价格问题一定导致了亏损,你看到了问题——漏斗,也想出了一个主意——改变定价。但想法是否正确,还要看真实用户的反应,所以采用AB测试。有些用户仍然看到旧价格,有些用户看到新价格。如果你的想法真的行得通,新的价格应该会有更好的转化。如果是,新的价格要反复确定和优化。
埋藏点分析
只有收集到足够的基础数据,才能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得到所需的分析结果。
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细分为:浏览行为、轻度交互、重度交互、交易行为、点击按钮浏览行为和轻度交互行为等。自助嵌入技术由于使用频繁,数据简单,可以提高数据分析的有效性,所需数据可以即时提取,大大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需要收集更多的信息。
比如重度互动(注册、邀请好友等。)和交易事件(添加购物车、下订单等。)都是通过SDK批量嵌入实现的。
08来源分析
当流量红利消失后,我们非常重视客源。如何有效的标签化用户来源非常重要。
在传统分析工具中,渠道分析只有单一维度,需要对不同渠道在不同阶段的效果进行深度分析,并对SEM付费搜索等来源渠道和用户所在区域进行交叉分析,得到不同区域客户的详细信息。维度越细,分析结果越有价值。
09用户分析
用户分析是互联网运营的核心,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活跃度分析、留存分析、用户分组、用户画像、用户推敲等。
用户活动可以细分为浏览活动、交互活动、交易活动等。通过主动行为的细分,可以掌握关键行为指标;通过用户行为事件和用户属性的序列,观察分组用户的访问、浏览、注册、互动、交易等行为,从而真正把握不同用户类型的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用户画像基于自动标注系统,清晰地描绘出用户的完整画像,更有效地支持运营决策。
10表单分析
填写表单是每个平台和用户之间交互的重要部分。优秀的表单设计对提高转化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用户进入表单页面开始,微漏斗就产生了。从进入表单的总人数到最终完成并成功提交表单的人数,有多少人开始填表,填表时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影响最终的转化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