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羽毛球 中国羽毛球之都?
羽毛球之都?
安化县是我国的羽毛球之都,黑茶之乡。以前因为交通不便发展缓慢,现在好像打通了安化县的“任督二脉”。羽毛球产业,安化县培养了很多羽毛球运动员,一下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投资。如今,以羽毛球为核心的产业链迅速推动了安化县的发展。此外,以黑茶为代表的安化特色农业迅速出口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
羽毛球之都?
广州是当之无愧的“羽毛球之都”。
然而,就像丹琳的退赛让羽毛球变弱一样,随着大型赛事的减少,领军人物的缺失,羽毛球之都广州的名片也出现了褪色的迹象,让人感到惋惜,也发人深省。
在2013年广州世锦赛的“李琳之战”中,丹琳很关注李宗伟。
“冠军传统”
广州人很早就和羽毛球结缘了。
1861年,租借沙面的法国殖民者将羽毛球带到了广州,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羽毛球都是贵族运动。解放后,羽毛球受到广州的重视。除了在工厂和学校推广,还引进了海外华人羽毛球人才。
20世纪60年代初,一伙人抢劫华侨糖厂加工后留下的废渣。除了农民,人群中还有一个瘦瘦的年轻人。他就是广东羽毛球队的归国华侨傅。当时他正处于三年的困难时期。他想跟农民抢甘蔗渣,回去磨成粉做营养早餐。
然而,正是在常年饿训的条件下,他和来自福建队的印尼归侨唐、侯家昌一起,多次击败当时的世界强队。
“1963年,我们和印度尼西亚打了一场友谊赛。当时把印尼打成了肉酱,丹麦队在我们场上。然后我们这一代人又加入了教练组,我觉得现在的辉煌也和40年前印尼归国华侨打下的基础有关。”傅迅在2005年接受新浪体育采访时说。
上世纪70年代末退役后,傅担任广州羽毛球队教练,并建立了中小学校园推广网络:培养一批羽毛球教师,派往广州部分中小学担任教练,建设重点羽毛球学校。校队优秀成员还有机会在广州老体育馆参加专业训练。
正是傅为广州羽毛球运动和冠军传统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惜当时被国际羽联排除在外,无法参加世界大赛。傅这一代从来没有机会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广州女一代管伟珍实现了傅老师的梦想。
1986年,24岁的关伟贞与福建队的林英磨合仅4个月,就出人意料地获得了首尔亚运会女双冠军,这是广州举办的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后来,关伟贞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世界羽毛球大赛上频频登上女双冠军的领奖台,并获得了8个世界冠军。
关伟镇
之后,广州队开始为国家队输出大批优秀运动员,其中不少人成绩斐然,登上了世界羽联世界之巅:
1986年和1988年,老俞京两次获得尤伯杯冠军。1992年,24岁的林燕芬获得尤伯杯女团冠军,同年在巴塞罗那上获得女双铜牌。虽然广州男子羽毛球运动员的战绩整体上不如女子,但也有不少优秀的人才。1999年,“广州小伙”于金浩连夺两项世界冠军,着实为广州男羽争了一口气。
像当年傅的“师徒”,很多世界冠军退役后,转型当教练,培养了更多的世界冠军。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羽毛球之王在广州诞生。博尼塔获得了11个女双世界冠军,杨威获得了14个女双世界冠军,男双“一号人物”傅海峰获得了18个世界冠军
2.唐、龚智超、龚瑞娜、黄穗、陈琳.安化走出的羽毛球明星,在世界体坛赫赫有名。安化因此被誉为“羽毛球之乡”和“世界羽毛球冠军的摇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