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24

感恩一路有你

对外汉语教学ppt 如何将跨文化交际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

浏览量:3101 时间:2022-12-31 18:29:09 作者:采采

对外汉语教学ppt 如何将跨文化交际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

对外汉语教学流派?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校

认知学派:

语法为代表,强调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体验派:以直接法为代表,强调模仿练习形成习惯。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语言教学。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对外汉语国际教育,有很多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如孔子学院等。

对外汉语教学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国外大学教汉语,一种是在国内大学教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有哪些?

直觉、演绎、归纳、比较、情境介绍。

1.首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子,不要太少。这需要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提倡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先输入大量的相关句子,让学生有一定的积累和感知,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特点,分析规律,这样学生就容易得到验证,对规律有更深的理解。

2.先把语法规则展示出来,然后举例说明,让学生自己替换、生成、扩展。通常把语法规则归纳成几个句型,再把句型具体化成一些例句。

如何将跨文化交际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

跨文化交际是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的过程都可以称为跨文化交际。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是与母语为汉语的人交流,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碰撞。因此,要想顺利进行交际,掌握好语言知识,有足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妥善处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往往更为重要。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然而,通过观察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并没有被我很好地利用。汉语教学仍然比较重视语言本身,而对语用和交际方面不够重视。我们注意到,许多语言水平较高的外国汉语学习者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经常会说一些让母语为汉语的人感到无法理解甚至厌恶的不恰当的话。可见,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缺乏已经成为学习者(尤其是高级学习者)顺利交际的一大障碍。本文基于语篇分析的相关知识,探讨了语篇分析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quot;以语篇为切入点的跨文化交际教育quot;的思路,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1.语篇与跨文化交际1.1语篇系统前面提到过,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从事的交际活动。然而,不同的学者对“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定义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主张每个人对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流都应该被认为是跨文化交流;也有人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侧重于国别研究和主流文化的比较。其中,Ron Scllon提出,不同的人由于职业、性别、世代的差异,属于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因此,与文化差异的研究相比,对比分析话语系统之间的差异更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大而不宜”的对比的不满,也为我们审视跨文化交际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话语是在一定的语境和特定的社会文化中使用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话语系统由意识形态、话语形式、社会化和面子系统四部分组成。意识形态是一个群体成员共有的历史和世界观,也包括价值观和宗教信仰。文本形式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个部分:语言功能和非语言交际。语言功能决定了群体成员是否使用语言来传递信息或维持关系。非语言交流包括身体语言,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等。关注人与学习的社会化理论,以及个体如何适应其文化环境。面子系统是亲属关系的体现,是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成员与外界的关系。为了融入个体所属的群体并得到群体其他成员的认可,个体首先需要培养共同的意识形态,然后通过接受和掌握具有群体特征的话语形式来完成个体的社会化,最后在群体内部以及与其他群体的人际交往中形成面子体系。由于不同群体的话语系统各有特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然是不同话语系统不断协调的过程。如果最终达成一致,沟通可以顺利进行;如果协调失败,往往会造成沟通障碍,表现为跨文化交际失误。1.2语境和文化如前所述,话语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他将世界文化分为两类: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亚洲国家,主要是、日本和韩国,具有典型的高语境文化,而美国、加拿大、德国等欧美国家是低语境文化的主要代表。在高语境文化中,信息的传递更多地依赖于对语境的把握,而不是直接的语言表达。说话人只是做“点对点”的表达,强调的是“意义”,而检测和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是听者的责任。这种交际特征决定了交际者之间必须有足够的已知信息(以语境的形式)。因此,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与人之间联系紧密,更注重集体和与他人的关系。相反,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要求说话者通过语言毫不含糊、完整、准确地传达信息,任何试图以暗示的方式表达自己观点的行为都会被视为不规范。由于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较低,这种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显得松散,更强调独立的个体意识。人们总是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较少关注对他人的影响。这个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欧美人在与人交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欧美人常常觉得人说话含糊不清,拐弯抹角,好像在回避问题;人认为欧美人说话太直接,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有时会使他们之间的关系紧张。双方的相互印象表明,他们没有注意到各自语境和文化的差异,把自己习惯的交际风格和策略强加给对方,从而造成相互误解,甚至可能导致交际的彻底失败。1.3话语系统与语境的关系任何话语系统都是特定语境的产物。不同的语境往往形成不同的话语建构,语境成为话语系统顺利运行的重要基础。跨文化交际可以看作是处于不同语境和文化中,掌握不同话语系统的人们之间相互适应和协调的过程。如果我们对语境中的文化差异没有足够的了解,没有在各种话语系统间切换的能力,就很难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话语系统之间的差异不仅是不同文化的集中体现,而且在文化演变中不断被赋予新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语篇对比分析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以语篇为切入点的跨文化交际教育语篇分析。进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目前使用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简单的词汇和句型对学习者语言输出的负面影响,引导学习者关注语篇这一比句子更大的语言成分,考察一些句子用什么衔接手段组成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如何围绕某个话题组织句子,逐步掌握段落表达的语言能力。既然语篇分析可以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提供帮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可以引入语篇系统的相关理论,让学生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关注形成语篇的特定语境和文化背景,从而有意识地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具体来说,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考虑到自己语言水平有限,此时的汉语教学还是应该以词汇和句型为主。但对于一些能体现汉语“高语境文化特征”的词语或句子,老师不妨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时候不可以用。这样既避免了枯燥的交际规则讲解,又能让学生知道如何在实际的交际情境中恰当地使用所学的词语,无形中给学生灌输了这样的意识:词语不仅要对,

在高级阶段,当学习者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和句型,具备了理解长文的能力后,教师可以选择或设计能反映这些因素的课文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并进一步与自己的母语和母语文化进行对比,观察在相同或相似情境下语篇建构的差异,找出这些差异与不同语境和文化的对应关系,这就是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这种教学尝试,一方面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转变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观念和手段,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教材编写者的配合。这里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情景:在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去社区与人交往;人物:珍妮(留学生),李阿姨(社区居民)李阿姨:姑娘,过来这边坐。珍妮:嘿,你好,阿姨。李阿姨:你中文说得很好。你学了几年了?珍妮:你过奖了。学了快两年了。李阿姨:哦,你说话这么好都两年了,多大了?珍妮:我今年20岁,秋天就要上大三了。李阿姨:小姑娘真漂亮。等阿姨给你介绍个男朋友。珍妮:啊,不,不。李阿姨:来,来,吃些桔子。――摘自《体演成都》的7.1社区之旅是文化背景下两个人初次见面的典型例子,其中显然包含了容易引发跨文化交际的几个关键点。首先,在“如何回应别人的赞美”这个问题上,人和欧美人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受高语境文化的影响,人习惯于赞美他人,贬低自己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因此,当他们受到表扬时,他们往往会用带有负面含义的谦虚的话来回应。强调个体意识的欧美人倾向于感谢别人的赞美,认为这是直白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恰当方式。那么,如果珍妮在听到李阿姨夸自己中文好的时候,按照母语的交际规则回答“谢谢”,恐怕会给人留下李阿姨“不够谦虚,没有礼貌”的印象。这里对文字进行了正确的处理,让学习者明白,用“过誉”之类的谦词回答是妥当的。下面的对话比较有代表性。认为问别人的年龄,关心别人的感情问题是无伤大雅的(尤其是晚辈对老一辈)。这是因为在高语境文化中,话语形式的功能对维持关系比获取信息更重要。李阿姨问珍妮多大了,想给她找个男朋友,就是为了表示对年轻人的关心。同时,她试图与初次见面的珍妮建立和谐的关系,让谈话在更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但是,对于珍妮来说,如果从母语和本土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李阿姨的话,她很可能会认为她是在打探消息,干涉自己的隐私,因此会感到尴尬甚至反感。笔者认为这里对文字的处理有待商榷,“没必要”还是生硬不友好。如果改成“谢谢你的关心,但我还不想谈恋爱”,既照顾到对方的好意,又能机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中外语境和文化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可能是比较稳妥的处理方式。3.结论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懂得“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语篇分析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独特视角,应该也必须为汉语教学所借鉴。如果语文教材设计者能够有意识地在课文写作中加入反映跨文化交际特点的语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语篇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出跨文化交际的规律为己所用,可能会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文化 语境 交际 语言 教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