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简介(辽宁故宫历史介绍?)
沈阳故宫的由来及历史?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它是清朝早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博物院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竣工。[1]总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2]它不仅是现存的两座皇家宫殿建筑之一,也是唯一的一座。[3]
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为“陪都之宫”和“留都之宫”。[4]后来它被称为沈阳故宫。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甘龙三个建设时期,历时158年。[5]建筑100多栋,房间500多间。[6][1]入世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十次“东巡”为驻地。[2]
根据建筑布局和建筑序列,沈阳故宫博物院可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包括东路上努尔哈赤时期修建的大正殿和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中路是清朝唐太宗时期的延续,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皇后居住的地方。西路是清朝皇帝游览盛京时读书、看戏、存放《四库全书》的地方。建筑艺术继承了古代建筑传统,融合了汉、满、蒙古民族的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7]
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004年7月1日,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建工程列入《世界遗产名录》。[9]2017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10]
辽宁故宫历史介绍?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它是清朝早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博物院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竣工。总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它不仅是现存的两座皇家宫殿建筑之一,也是唯一的一座。
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为“陪都之宫”和“留都之宫”。后来被称为沈阳故宫。它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甘龙三个建设时期,历时158年。有100多栋楼,500多个房间。入关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十次“东巡”作为驻地。
根据建筑布局和建筑序列,沈阳故宫博物院可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包括东路上努尔哈赤时期修建的大正殿和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中路是清朝唐太宗时期的延续,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皇后居住的地方。西路是清朝皇帝游览盛京时读书、看戏、存放《四库全书》的地方。建筑艺术继承了古代建筑传统,融合了汉、满、蒙古民族的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建工程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辽宁故宫历史介绍?
沈阳故宫,又名盛京宫,清代称盛京宫、裴度宫、六都宫或奉天宫。它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1625年,于1636年竣工于皇太极
沈阳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朝衰落、满清崛起的历史背景下创建的。1625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决定以沈阳为首都,并在沈阳老城中心修建了——大殿和十王阁,这是沈阳皇宫建设的开端。努尔哈赤于1626年去世,孝慈高皇后所生的第四子皇太极继承汗位,继续修建大内宫阙,由大清门、崇正殿、凤凰楼、清宁宫、林芝宫、关居宫、延庆宫、永福宫组成。正是在这座宫殿里,皇太极将女真改名为满洲,并于1636年将国名改为大清,正式确定了宫殿的名称。直到皇太极去世,盛京宫一直是清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