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25

感恩一路有你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浏览量:1258 时间:2022-12-25 08:55:17 作者:采采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目的?影响?

目的:

1.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找准标准。

2.在教育中强调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让学生先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民族自信和文化底蕴,面对各种文化的渗透,才不会迷失方向和人的本色。

3.在不同文明前所未有的和融合过程中,只有民族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个性和世界性的文化。

含义(影响):

1.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也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

2.民族精神和许多道德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即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互助、自强为重点的社会关怀教育;开展以正、忠、信为重点的人格养成教育。关于各学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教什么、怎么教”,纲要力求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育要点,使之相互联系,层层深化,螺旋式上升,形成一个整体。在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培养亲密关系,进行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开展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的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在初中阶段,要注重增进理解,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要注重强化理性知识,引导学生感受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大学阶段要着力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在各学习板块的教学点和任务上,要努力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干课程要体现教育内容,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第三,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到大学,从整体上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于向学生灌输知识点,简单地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和人文修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相对欠缺。这是目前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使我认识到“郭雪”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老师。我们要向启蒙老师致敬,向不朽的“国学教父”南致敬。南老师的国学精神,像一盏明灯,依然照亮着我们的“心”。所以,我们希望国学经典真正走进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国学,而是行动上的“心”。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就是要在孩子心中播下热爱经典国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从这个暑假开始,它破土而出,生生不息。每到暑假,通过家长和孩子的自觉行动,每个孩子都会有时间朗读,朗读的声音也会蔚然成风。暑假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背《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一言一行有没有展现出来,尤其是在孝敬父母、勤学、出门礼仪等中华优秀美德的展现上。孩子们的一点点努力,通过融入经典阅读,让书变得优雅、飘逸。《规》、《三字经》及其他国学经典。每个孩子都要启蒙,都要学习,都要背诵,最重要的是练习,不会随着夏天的炎热而消散。老师应该和每个孩子的父母沟通,这样他们就不会

文化 传统 教育 中华 民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