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24

感恩一路有你

客家人的习俗 客家人的传统节日的习俗?

浏览量:2258 时间:2022-12-17 16:01:33 作者:采采

客家人的习俗 客家人的传统节日的习俗?

客家人的传统节日的习俗?

春节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客家人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庆祝新年。也就是说,新年是从传统的“小年”开始的。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准备年货,炒粉条,蜜饯,炒豆腐,买鸡鸭鱼肉,烧香放鞭炮。此外,抽空打扫庭院、清洁门窗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除夕前一天,客家人会用大木蒸笼蒸“新年(新年)饭”,也叫“隔年饭”。祭祖神时,要在“隔年饭”里插12双筷子、12根蒜棍(闰年加一双筷子、一根蒜棍),烧纸钱换橘子、柚子等。并且要放置一些银元的碎片(意为食物和财富)。每隔一年的大米供应几天。第三天早上,隔一年的米再蒸一次,全家一起吃,寓意“年年有余”。第五天的“隔年米”吃完后,把新米放进锅里煮新米。这种隔年吃米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除夕夜,家家早早贴上对联和年画,然后准备年夜饭。年夜饭菜品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有鱼,鸡,鸭等等。年夜饭通常有一道由红薯粉和猪肉做成的菜,叫做“肉丸”,象征着团圆。其中最精致的菜肴是年堂,主要包括猪肉、萝卜、肉丸和蘑菇。年夜饭前有两件事要做。一种是给长辈端来热气腾腾的汤。第二,烧香祭祖,放鞭炮。然后,一家人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这顿饭一定要有饭吃,说明他们得了“年夜饭”,又大了一岁。晚饭后,老人会给子女包好幸运的“压岁钱”,大年三十就结束了。

正月初一的凌晨,男人们早早起床把自己洗干净,然后点上香烛,放鞭炮。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互祝新年快乐。这是新年前夕,月亮的前夕,和太阳的前夕。祖先称之为“三朝”。之后放上一盘粉条、米糖、花生,一定要吃,表示新的一年有“食财”。第一顿早餐,客家人习惯吃“长寿面”,因为长寿面象征长寿。接下来,孩子们会给他们的长辈拜年,长辈会给他们糖果、橘子和一些“红包”,过去被称为“挂脖子”。过年去亲戚家串门,一般会带橘子糕、糖之类的礼物。主人为接待准备茶和水果,有的甚至要留下来喝“年酒”,吃鸡腿。这一天有很多要注意的,比如不捞米,扫地,打水,不说不吉利的话。早餐也要禁食,优先吃芹菜和豆腐,意味着勤劳致富。

正月初二,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杀一只阉鸡,在“纸钱”上浇鸡血,称为“血钱”。早饭后,一家人穿戴整齐,带着香、鞭炮、茶、酒、菜,一起去上坟祭祖。祭祀结束后,一家人开始拜年,说着祝福的话,喝着热酒。这一天,客家人出嫁的女儿有回父母家探亲的习俗。全家大小带着鸡肉、糖果等礼物,回父母家与家人团聚。正月初三,客家人开始走亲戚。

正月初五,全国各地的圩田开始了新年的第一个圩日,俗称“开圩”。这一天,人们忙着赶进度。玩具零食很多,还有舞狮舞龙,特别热闹。这一天,客家人还有“门前烧纸”的习俗,意为“新年已过”,之后要转入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然而,富裕的家庭会玩到元宵节。

在星期天的早上

客家人 年夜饭 习俗 橘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