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24

感恩一路有你

什么是权利质押,什么是动产质押?

浏览量:2846 时间:2022-09-16 14:03:06 作者:加里

什么是权利质押

什么是权利质押

质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经常使用和接触到的一个概念,但事实上,质押在民事和商业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和广泛,最常见的是典当行的典当行为。本文将借此机会介绍几个关于质押的常见问题。

什么是动产质押?

一、什么是质押/质权?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方将其动产或权利转让给债权人占有,并将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法优先出售动产。1995年的《票据法》和《担保法》定的质押概念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种。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和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对质押有相应的规定,在《担保法》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现实,进行了部分调整。

质权,一般认为是因设立质押而获得的权利,一般认为与质押混淆。

二、建立质押要件

一般来说,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应当签订书面合同。不同之处在于,动产质押以动产交付为主要要件,权利质押以登记为主要要件,票据和公司债券除外。如果质押是由票据和公司债券质押的,除交付质押外,还应背书质押一词,否则不能与善意第三方对抗。

三、权利质押的类型

动产质押的标的物更直观,即动产是指能够在不损害其经济用途和经济价值的情况下移动的标的物。当然,为了保护飞机、船舶、汽车等特殊动产,法律规定其所有权转让仍需登记,但这是社会管理的需要,不属于本文的范围。

权利质押的标的物由法律明确规定,不在此范围内的权利一般不适用质押的有关规定。《担保法》中的权利质押类型如下:

(一)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单、仓单、提单;

(二)可以依法转让的股份和股份;

(三)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财产权;

(四)其他可以依法质押的权利。

《物权法》进一步明确:以下债务人或第三人有权处分的权利可以出质:

(一)汇票、支票、本票;

(二)债券、存款单;

(三)仓单、提单;

(四)可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产权;

(六)应收账款;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质押的其他财产权利。

《民法典》一般遵循《物权法》关于权利质押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扩大了应收账款的范围,规定现有和部分应收账款属于可以质押的权利。

四、质押合同条款

在《担保法》和《物权法》中,质押合同是建立质押(无论是动产质押还是权利质押)的要求。根据部分权利质押的客观情况,《民法典》不再要求签订票据、文件、股权、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书面合同,《物权法》规定,设立权利质押是一种重要行为,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民法典》以登记或交付为标准,不再要求签订书面合同。但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订立书面合同仍然是一种习惯和惯例。但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订立书面合同仍然是一种习惯和惯例。那么,质押合同的条款是什么?根据《民法典》的最新规定,质押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被担保债权的类型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3)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

(四)担保范围;

(五)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和方式。

与《物权法》不同的是,《民法典》不再要求质押合同包括质押财产的质量、状况,增加了质押财产的交付方式。

五、质押效果

质押作为一种担保产权,在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质押给债权人后,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当事人同意实现质押的,债权人有权优先支付动产。

特别提示:

在实践中,质押,特别是权利质押,与公司治理、票据、权利登记等诸多规定密切相关,涉及多个专业的特殊要求。以股权质押为例,一些人过去曾提出问题:

《担保法》第78条规定: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关于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而《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在第72条中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超过一半的同意。股东应当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同意其股权转让事项。其他股东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30天内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超过一半的其他股东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这带来了一些相关问题。例如,如果债务人以其股权质押,但未经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同意,质押是否有效?

再看一看,《物权法》第226条规定: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基金份额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质押的,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质押登记时设立质押权;以其他股权质押的,质押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质押登记之日起设立。《民法典》第443条规定: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质权自办理质权登记时设立。

可以看出,新立法对过去的争议作出了更明确的解释。从《物权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到质押登记,股权质押不需要获得超过一半的股东同意。但是实践中的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比如在《民法典》生效之前如何认定股权质押?如何保护债权人因各种原因未办理出质登记的权利?因此,建议在面对具体问题和问题时,多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必要时征求专业律师的意见,避免因法律的特殊规定而无法实现质押目的。

权利 股权 民法典 规定 合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