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资源再生资源 马斯克的可回收火箭和我国的火箭发射同样一颗卫星哪个便宜?
马斯克的可回收火箭和我国的火箭发射同样一颗卫星哪个便宜?
可回收,分摊成本,火箭这一块的马斯克的成本可能是普通的几十分之一,他的目标是火星运人火箭成本降低5万倍左右,实现火星移民。有规划有目标有行动,不一定成功,但一定伟大。
在可回收火箭这事上,为何连美国宇航局都办不到却让马斯克办到了?
不是办不到,而是想不到!这就是发明的特点。
支付宝的发明为例,网上销售平台最早在美国出现,但是由于互相信任问题造成销售障碍,马斯克发明了PayPal,就是支付宝。规则是,买方把付款放在中间方暂时保存,待买方收到货且满意时再将款项付给卖方,保证了买卖双方的互信,大大促进了网上平台交易。
明显看出,实现支付宝这个发明极其容易,可是eBay出现了好多年,直到马斯克来到美国想出了这个好主意!
至于火箭的情况有所不同,一定有很多人曾经想过回收火箭,但是却没人能去实施,因为火箭被垄断在几个大国的航天部门。而他们的注意力都是在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方面,没人会去无事生非或者自找麻烦。
由于美国政府决定航天领域开放给民间,NASA不再做地球轨道运载业务。火箭到了民间,成本问题必然会是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马斯克就把回收火箭作为进入航天领域的先决条件,把以前只使用一次的火箭回收多次使用。相当于一架波音737客机,NASA飞一次就报废,而现在要反复飞,发射成本下降的幅度之大,是全世界惊掉了下巴。
运送一位宇航员价格(美元):
波音:9000万
俄罗斯:8000万
SpaceX:5000万。
应该说,不是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创新是生产力!
消灭垄断就是解放生产力!
如何回收可复用运载火箭的上面级?
一般地说,运载火箭将卫星送入近地轨道、极地轨道或是同步转移轨道,而直接送入静止轨道的发射很少,这主要是因为直送静止轨道的难度高,不仅需要火箭为卫星提供更高的速度,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滑行,等到火箭与卫星的组合体飞到同步轨道高度的远地点后再点火提升近地点和削去轨道倾角,最后进入赤道上空的静止轨道。直送静止轨道主要的难点,就在于长时间滑行以及其后可靠的点火工作,为此需要研制先进的上面级。
说起上面级我们并不陌生,我国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火箭首次发射时分别使用了远征一号甲和远征二号上面级,它们都是专用的太空摆渡车,使用常规的常温自燃推进剂,具备多次点火启动和长时间滑行飞行的能力。由于飞回发射基地的飞行距离太远,对 上面级进行回收存在太多的难题。因此一般是研制可重复使用上面级,而不是研制可回收的上面级。
例如2015年空客公布过一种太空拖船式的可重复 使用上面级方案。现有的采用液体燃料上面级发 动机不同,这种上面级方案采用电推进,并且入 轨后不再回到地面。该太空拖船将 由阿里安6火箭留在轨道上,可使用几次,能把 有效载荷从低地轨道送到更高的轨道。每次使用时,阿里安6的第二级将与其交会,向其转交有 效载荷,并进行气体燃料补给。他还表示,不只 阿里安6,其它火箭也可使用该拖船。
可重复使用上面级一般应用于深空探测。
中国航天技术这么强大为什么不发展火箭回收技术?
火箭回收为什么不搞呢?
首先是,意识没到。没有成本的概念,一开始也压根不觉得SpaceX可以成功,具体可以参见CCTV,当年请来专家对猎鹰好一阵的冷嘲热讽。直到人家大获成功,目前占据了国际民用卫星发射接近70%的份额才如梦初醒。
其次,火箭发动机能力不行。表现有二,推力小及推力调整的动态范围小。中国航天,特别是火箭发动机技术其实是无力吐槽。很久以来,长征火箭几乎靠着一款爷爷辈的发动机YF-20打满全场,推力只有75吨。而氧化剂和燃料更是有毒的四氧化二氮加上偏二甲肼。(直到长征7号,长征5号发射)
排名领先的火箭发动机,煤油的有美国F1(推力690吨),苏联RD170/180(推力790吨/500吨)
液态氢氧有美国RS-68(299吨推力),
欧洲阿丽亚娜火神,日本LE-7等。
另外一个指标,推力的动态范围也是火箭回收非常重要的部分,你必须能够精确大范围调整推力才能满足火箭逐步下降直至落地的过程。
第三,构型和大直径火箭箭体和燃料罐对长征的结构设计带来的挑战,长征5号目前各路风言风语都直指结构设计,新材料应用比例低导致超重。而规划中的长九,居然是三种直径,三种发动机?!成本呢?可靠性呢?看看重型猎鹰9,一种直径一种发动机。难道没什么启示?
如何看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一学生刘上的火箭发射与回收?
火箭发射和回收,在美国很早就有私人企业在进行,而我们国内是否在进行呢,因为这种技术其实的确有一定的负杂性,我们国内其实也有私企在从事航空航天方面的研究发展,其实并不只是美国有这样的企业,只是我们还没有听说报道国内有进行火箭发射回收方面的新闻,也就是说至少明面上没看到。
现在南京的一名大学生自己研发火箭回收,这个实验的确让人欢欣鼓舞,在有限的条件下能有一定的实验性,虽然说跟现实的火箭技术有差别,但是至少在方向上面觉得值得鼓舞,一旦拥有足够的条件,或许还真的能在真实的火箭上面研发实验这种技术也不一定,现在虽然说是一种模型实验,但是也是可喜可贺的。
什么是人才,其实这种就是人才,并不是说没有人才,而是看会不会培养和发现以及运用了,模型和真实的火箭其实有区别,这是肯定的事实,只要对这种人才加以培养,以后说不定真的能为国家航空航天方面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呢,所以对于一些有想法有动手能力的人才,其实最应该做的就是发掘才能,并让他们把这些才能发挥出来。
其实我们自己并不缺少有想法和动手能力的人才,应该对这些人才的重视,培养和重视这样的人才,不要让他们埋没或者被挖走,火箭回收技术虽然并不算新发明,但是能成功的制造运用出来那就是人才,这种火箭发射回收技术其实可以用在很多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些其实并不一定只使用在航天领域。
我们怎么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人怎么看,会不会小瞧了这种技术呢,这种可能性很大,这个人才是否最终能得到重视发挥才华,因为一个年轻人做了一些人做不了的事,而那些人还是资历远远超过年轻人,这样那些人非常的没有面子啊,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人才何去何从,是要看后面他走的路是否符合一些人的想法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