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还有未来吗?
网友解答: 你说的是微信公众号吧!其他的诸如扣扣公众号等,新兴的,还是有搞头的。现在主要说说微信公众号的几点看法!最近几年“自媒体”这个概念已经火上了天,乐观派对微信公众号的未来抱有极大
你说的是微信公众号吧!其他的诸如扣扣公众号等,新兴的,还是有搞头的。现在主要说说微信公众号的几点看法!
最近几年“自媒体”这个概念已经火上了天,乐观派对微信公众号的未来抱有极大的信心。当然一直以来也有很多唱衰的,报怨公众号打开率持续走低,大量新人进入,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对自媒体特别是公众号的未来持悲观态度。
步非烟云认为,自媒体未来十年都会比较强势,特别是有核心竞争力的自媒体。相比人物属性极强的个人自媒体和实力雄厚粉丝数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一二线城市自媒体,处于边缘的县城自媒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自媒体活得越来越艰难了,原因有以下:
1、仅靠个人运营,没有团队化运作。
从现在的县城公众号运营者身上,笔者看到了太多PC时代个人站长的影子。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战场,个人单打独斗已经无法应对同行的激烈竞争了。用户体量本来就少,容不下太多的竞争者,所以在未来,团队化运营才是正道。
2、收益来源单一,大多数仅以酷米广告作为收入来源。
很多公众号运营者最近都陷入了焦虑中,因为商家本来就少,同行却越来越多,如何变现成了一个大难题。单纯靠接本地商家的酷米广告已经越来越难了,不是价格越来越低就是被同行抢走。即使这个公众号是某个县的独角兽,也会发现本地广告没有以前那么好接了。
网友解答:鱼爪自媒体感谢您的邀请:
或许微信公号这个媒体形式还会存在很久,比如5年,因为全新定位的公号还会不断涌现,但每个独立的微信公号,却不会坚持太久了。
在网红界,常青树是存在的,通吃几个平台,纵横江湖好多年,但确实不多(连岳这种从南方周末就走红的还真不多,和菜头也是)。
公众号的打开率其实一直在下降,更要命的是,我最近发现,转发文章的打开率也在下降。以我的公号为例,以前一个转发大概能带来10个阅读,现在可能都不到5个了。
不过也不必悲伤,所有做内容的,宿命都是衰落。在电视媒体界,除了《新闻联播》能够隔代遗传之外,综艺节目的好日子都不太长。
我小时最爱看的综艺节目是《正大综艺》,当时是杨澜和姜昆主持,这个节目陪我走过了初中、高中和大学时代,然后就消失了。
后来还有《综艺大观》,倪萍主持的,那时她特别红,再后来是王小丫的《开心辞典》,李咏的《非常六加一》,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天天向上》,《爸爸去哪》,以及现在风头正劲的《跑男》,然后还有《超级大脑》、《我是歌手》等等等等。
《康熙来了》坚持了十一年,2015年停播。
观众的口味在变,而你即使还是幽默如昨,也已经是昨日黄花。即使观众口味不变,别人也会做出比你更好的更特别的节目,然后观众的口味就变了,他们不是不喜欢你了,只是因为有了更好的,不要怪他们。
以前的传统行业,比如电视节目,比如图书出版,比如更传统的行业,因为环境变化慢,对手也乐得享受红利,不思进取,他们可以相安无事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可以吃老本。
但是互联网改变了这个时间进度条,变化的速度加快了,你还没过几天好日子,忽然一觉醒来,粉丝已经不见了。
这就是公号的宿命,也是互联网企业的生存状态,不能快速进化和适应变化,那就只有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
怎么办?
好日子好像才刚刚开始,难道就要结束了?
在自然界,一个物种如果要永续生存下去,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要保持不断的进化,适应环境。
第二种是要产生全新的个体,繁衍出更强的后代。
互联网企业中,能够存续到现在的,都是那些不断进化的公司。
腾讯从QQ开始,在QQ这个聊天工具上是不断进化的,与MSN相比,QQ的易用性强太多。QQ的大文件传输、群聊、远程控制等等功能,都是慢慢进化出来的,这逼迫MSN逐渐萎缩。MSN本来有机会在白领人群中保持市场份额,但是在用户体验上实在跟QQ没法比,衰落也就是正常的。这就是产品保持不断进化的结果。
腾讯后来有了腾讯网,成为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然后有游戏,后来出现了《王者荣耀》这种吸金法器;然后有微信,微信之后支付起来,占了移动支付的半壁江山。这就是繁衍出更强大更不同的后代,来实现存续。
网易从门户起家,后来开始做游戏,比如自己开发的《梦幻西游》,独家代理的《魔兽世界》、《炉石传说》,再到后来的现象级游戏《阴阳师》;然后很早的时候丁磊就开始养猪;以及繁衍出的126邮箱、有道词典和笔记、考拉海购、网易云音乐、网易新闻客户端等等产品,这是一个不断进化的公司。
美团在团购大战孤独地活下来之后,并购了大众点评,还有了猫眼电影,美团外卖,它也在不断进化。奇虎从杀毒开始,然后开始做安全浏览器、搜索、手机助手、企业网络安全和政府的网络安全业务。
搜狐的存续得益于《天龙八部》游戏、搜狗输入法、搜狗浏览器等等新产品。
罗辑思维从一个公号一个视频节目开始做起,在包养收费、卖月饼、卖图书、自媒体电商各种业务中不断尝试,最后得到APP出现,成为罗辑思维业务的存续和增长点。
就在上个月,罗辑思维公众号悄悄的改版,从直接发60秒语音改为直接发主文,第二条发语音内容的方式;公号内容全面改版成清单体,这就是一个公司的进化。
对于公众号来说,不断进化和衍生物种是续命的必要选择,原地踏步的公号只能,呵呵。
杜绍斐的公众号,开始了定制男装的尝试;剽悍一只猫的公号,衍生出剽悍晨读和收费社群;餐饮老板内参,开始涉足培训业务;十点读书,在做电商和内容付费;连岳的公号,衍生出新公号“会读书的人”;新世相在尝试将逃离北上广IP化,还有他们的图书馆服务;和菜头的公号在推他的群里有事和月经小程序;吴晓波频道在走向内容付费。
不变通,很多的公众号必然会“死掉”
网友解答:
今天看到很多文章在讲公众号冷淡的现象,这是由于两方面造成的:
1、公众号内容重复性太高,读起来索然无味,许多文章在很多公众号里看了好几遍,很反感。而且公众号真的太多了,一般人微信里都有几十个公众号,看都看不完。
2、自媒体的崛起,上个月政府禁止公众号发新闻和新闻评论之后,就有很多段子手转战到了自媒体,而且自媒体伴随着小视频发展特别迅猛,今日酷米的微酷米都有赶超微博之势。
综上所述,微信公众号内容创作方面可能会冷淡下来了,但是作为轻便服务的公众号还会继续为人们服务,因为他比小程序更易操作,比APP更轻便。
网友解答:你还记得自己关注了多少个微信公众号吗?你每天会打开几个看看?根据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2016年APP与微信公众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超过1200万个微信公众号中,60%微信公众号坚持更新内容,受用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占比仅为10%。其中57.9%网民因微信公众号更新频次低而退出关注。
根据互联网行业的高更新率、高淘汰率的规律,任何新鲜事物一旦进入稳定期,随之而来的将是残酷的淘汰期。过去一年,已经有很多微信公众号停止更新,或者不再运营;新加入的公众号更是举步维艰。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这是任何互联网新生事物的一般规律,微信也不例外。自2012年微信上市以来,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微信公众号从最初的“万物生长”、公众有新鲜感,资本纷纷进入开展“圈地运动”,如今已经进入各领域公众号基本接近于饱和、稳定的新阶段。
这个阶段里,初期的百家齐放演变成了内容的鱼龙混杂,用户没有精力关注这么多的同质化内容。因此,一些内容毫无特色的同质化公众号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
其次,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创新是痛点。有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的文章中,原创内容只占到一成。对于一些做惯了“搬运工”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来说,未来将遭受内容版权侵权、专业积累不够、内容生产受传统媒体挤压等各方面的威胁。而对这些微信公众号来说,如果不能持久地输出有价值的观点和想法,并将其进行创新性的包装运营,断崖式的“掉粉”将为期不远。
第三,变现压力一直存在。很多微信公众号拥有大量的粉丝,但是,这样的高关注度如何转变成为切实的经济效益?对于这个问题,微信团队自己似乎也还在寻找答案。
“大浪淘沙的过程往往比开疆拓土更为艰难。”随着公众号在垂直领域不断细分,各大移动门户网站纷纷推出自己的自媒体,用户的注意力也越来越分散。
而且,随着以“今日酷米”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兴起,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把注意力从微信公众号转移到自媒体平台上,微信公众号在收益方面只有用户打赏,但自媒体平台大多都会根据文章阅读量给作者一定量的金钱分成。不同于微信公众号的流量闭环,自媒体平台的兴起打造的自媒体时代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并且更为开发。这对微信公众号的打击较为明显。
回归主题,微信公众号还有未来吗?这个问题要看微信团队怎么看,微信诞生的核心想法是打造一个“轻办公”软件,公众号是之后再衍生出来的商业模式,微信公众号的未来要让微信开发运营团队来决定,世界在变,是否拥抱变化,才能知晓是否拥有未来。
网友解答:存在就有价值,公众号是一定会有未来的。就自己关注的几个公众号来讲一下。
一、内容类营销:你关注的一定是你“关注的”内容,信息获取更方便,明确,节省时间。
二、品牌类营销:你关注的品牌会有实时的更新,更官方也专业的信息获取渠道。
三、技能营销:通过公众号的分享,获取当前适用的技能
再则,微信现在的适用频率不能够被替代,当习惯性打开微信有没有明确目的的时候,看到你有兴趣或者曾经有兴趣的推送,会不自主的点击进去,并且碎片化信息时代的一大优势就是,为用户节省时间。
网友解答:移动互联网发展就是人人是互联网,公众号是企业,是圈子的宣传口。公众号未来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企业众多,尽管每年开开合合的公司不计其数。但众多企业需要宣传推广,需要宣传推广,无非2个口:自有官网,微信公众号。没有别的口了。官网,谁没事整天手机访问,而且官网几乎不更新,更新也基本与用户无关。因此剩下微信公众号,企业要吸粉,微信容易互动,要做好就要有品质的图文宣传,精炼的图文通常让用户驻留。因此比较能留住客户的关注。
另外某些圈子,学术也好,协会也好,爱好组织也好,shopping也好。都是能在圈里活动活跃的同类人相聚。话题都是较感兴趣的,也比较能留住人。
公众号的未来,就是聚焦企业或圈子高品质宣传,满足用户所感兴趣的,基于在移动互联网上。三者匹配缺一不可。
网友解答:有人的地方就有钱赚! 只不过往往都是百分之一的人把持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资源! 未来嘛,那百分之一手握资源的公众号才能谈未来,我们这种粉丝不过百的公众号,连明天都看不到,何谈未来。
公众号:骆驼的尾巴
欢迎关注!
网友解答:感谢邀请~我比较人狠话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