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G的视频怎么上传到空间 电影里的太空舱有人造重力系统,为什么在现实中的空间站上无法应用?
电影里的太空舱有人造重力系统,为什么在现实中的空间站上无法应用?
人造重力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但目前的空间站无法满足人造重力的产生条件
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站里,重力如何达到1G的水平?
在同步轨道的空间站中,重力成为空间站同步绕地球旋转的向心力,因此宇航员在空间站中感觉不到重力。如果长时间呆在失重环境中,宇航员可能会患上肌肉萎缩、骨密度下降等疾病。因此,在一些反映长期星际旅行的科幻大片中,我们为宇航员设计了创造微重力的设计。
原理是当航天器周围的舱室沿中心轴快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宇航员压到与旋转轴相反的舱壁上,从而产生重力感。但目前,所有的载人航天器都没有奢侈地使用这项技术。
要获得1g离心加速度,首先看它的计算公式:
a=V^2/R
V:座舱旋转的线速度
R:座舱到旋转轴的半径
假设半径为15m,假设半径为15m,a=9.8m/s^2
计算出的出口速度需要达到12.11m/s
角速度需要达到0.808弧度/s
也就是说,每隔不到8秒,直径30米的航天器就会旋转一次。
天宫一号和二号为什么不能长期留在太空作为未来空间站的基础,而是要报废跌落?
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坠入大气层。今年7月19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被控制坠入南太平洋。当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升空时,很多人都很兴奋。当他们倒下时,有些人很沮丧。摔倒不是浪费吗?你不能把它们放在空中吗?
任何仪器都有设计寿命,卫星和空间站也是如此。空间环境非常恶劣,强辐射、高温等都是测试仪器的使用。如果空间站的设计寿命被设计得更长,它必然需要更多的钱。在设计空间站时,我们要计算经济账,在设计寿命和资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空间站的轨道高度通常在距离地面400公里左右。在这个高度,空间站仍会受到稀薄空气阻力的影响,使轨道高度不断降低。如果忽视空间站,它将无法控制地坠落到地球上,可能对人类造成伤害。
如果你在更高的轨道上,飞机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一般来说,海拔在600公里以上。中国在1970年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没有自己的燃料。它在太空中漂浮了近50年,已经成为太空垃圾。东方红一号卫星尚未坠落的原因是其轨道相对较高。近地点高度超过400公里,远地点高度超过2000公里。
无论是中国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还是国际空间站,轨道高度都需要不时提高。如果空间站被送入足够高的轨道,它就不必像现在这样快速地提升轨道。为什么不直接去更高的轨道呢?原因是不划算。天宫一号只是一架目标飞行器,它的质量是10多吨,而国际空间站是一个400多吨的大家伙。要把这么大的一个人送上一个很高的职位,需要很多燃料。而且,空间站需要承担往返任务,空间站与地面之间会有航天器不断往返。较高的轨道不利于航天器往返。
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的坠落是他们最后的任务。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我们应该为他们欢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