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理论有哪些 概括化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浏览量:2319
时间:2021-03-12 20:52:09
作者:admin
概括化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朱德通过实验研究了迁移的原则性和概括性,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的共同要素只是迁移的必要前提,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个活动中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则,即,对受试者获得的经验的分类。因此,朱德的迁移理论也被称为泛化理论。
1908年,朱德的“在水下击中目标”实验是推广理论的经典实验。根据迁移的泛化理论,泛化原则越好,新形势下的迁移学习效果越好。贾德的概括理论突破了桑代克对同一要素的局限性。这是第一次将同一要素的范围提高到更抽象的原则。同时,将学习者对学习情境共同原则的概括作为迁移的基本条件,从而扩大了迁移研究的范围,促进了学习迁移研究的发展。这一理论对教学实践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抽象和概括核心的基本概念是很重要的。
什么是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963年奥苏贝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所有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没有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所有有意义的学习都必须包含迁移,而迁移是由认知结构介导的。以往学习中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相关特征来影响新的学习。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能够被使用、辨别和稳定,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迁移。现代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教学是系统的、连贯的,学习过程贯穿于迁移的始终。转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也就是说,这两种学习活动是相互影响的。其效果可能是促进(正迁移)或阻碍(负迁移)。迁移是指学习者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概念来分析和总结新的话题,学习者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和差异性影响着学习迁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