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谁发明的 中国人工智能之父是谁?
中国人工智能之父是谁?
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之父,在几何定理的机器证实取得重大突破,并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数学家是吴文俊。
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的科学家是?
图灵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Mathison-Turing,1912.6.23—1954.6.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人工智能之父是?
1956年夏季,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达特莫斯大学,正式以人工智能为名义的一次创造性聚会标志着人工智能的诞生。参加这次聚会的有当时的年轻数学助教、现斯坦福大学教授麦卡锡,以及他的三位朋友:哈佛大学年轻数学和神经学家、现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明斯基,IBM以及公司信息研究中心负责人洛切斯特和贝尔试验室信息部数学研究员香农,还有IBM公司的莫尔和塞缪尔,麻省理工学院的塞尔夫利奇和索罗孟夫,以及兰德公司和卡内基工科大学的纽厄尔和西蒙等十几名青年学者。他们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夏季学术谈论班,讨论机器能智问题。经麦卡锡提议,在会上正式使用人工智能这一术语,从而开创了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方向。麦卡锡因而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人工智能是怎么起源的?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个术语,是在1956年夏季于美国举办的Dartmouth(达特茅斯)会议上,由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时,首次提出,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
计算机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分别是谁?
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
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最新提出程序存储的思想,并成功将其运用在计算机的设计之中,根据这一原理制造的计算机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冯·诺依曼式计算机是1949年研制的EDSAC,由于他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突出贡献,因此冯·诺依曼又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为现代计算机做出了什么贡献?
“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的一句话可以说明Alan Turing(阿兰·图灵,1912~1954)的地位:“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只能属于阿兰·图灵”。少年时代的图灵就显示了数学的天赋,在22岁就当选为英国皇家学院的研究员。1936年,他的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被称为是阐明现代电脑原理的开山之作,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1950年,他的另一篇令世人震惊的论文《机器能思考吗》诞生了,图灵因此获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称号。为纪念图灵为现代计算机所做出的贡献,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了“图灵奖”。这是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所授予的最高奖项,被喻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违法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