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样式和域的使用

第一节 word 样式的使用一、创建新样式1. 选定要将其格式保存为样式的文本。2. 单击“格式”菜单, 单击“样式”,然后单击新建。3. 键入简短的、描述性名称。4. 单击“样式类型”下拉

第一节 word 样式的使用

一、创建新样式

1. 选定要将其格式保存为样式的文本。

2. 单击“格式”菜单, 单击“样式”,然后单击新建。

3. 键入简短的、描述性名称。

4. 单击“样式类型”下拉箭头,然后单击“段落”,在样式中包括所选文本的行距和页边

距,或者单击“字符”,在样式中只包括格式,例如字体、字号和粗体。

5. 单击“后续段落样式”下拉箭头,然后单击要在使用了该新样式的段落后将应用的样

式名称。

6. 单击“添至模板”复选框,将新样式保护到当前模板中。

7. 单击“确定”。

8. 单击“应用”或“关闭”。

二、更改样式

1. 单击“格式”菜单, 然后单击“样式”。

2. 单击要更改的样式。

3. 单击“更改”。

4. 单击格式,然后单击要更改的格式类型。

(1)要更改字符“格式”,例如字体类型和粗体, 你可以单击字体。

(2)要更改行距和缩进,你可以单击段落。

5. 选择所需的格式选项,然后单击确定。

6. 检查预览框,预览样式描述。进行所需的格式更改。

7. 单击“确定”。

8. 单击“应用”或“关闭”。

三、利用样式生成目录

1. 利用大纲级别自动生成目录

目录项的定义:点击“视图”→“大纲”切换至大纲模式,大纲模式下文档各段落的级别显示得清楚,选定文章标题,将之定义为“1级”,接着依次选定需要设置为目录项的文字,将之逐一定义为“2级”。当然,若有必要,可继续定义“3级”目录项。

定义完毕,点击“视图”→“页面”

回至页面模式,将光标插入文档中欲创建目录处,再次执行

,

“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出现“索引和目录”画面,点击“目录”标签,则显示如图:

最后点“确定”,如图所示,目录就这样生成了,包括页码都自动显示出来了。按住Ctrl 键,点击某目录项,当前页面自动跳转至该目录项所在的页码。

2. 标记索引项自动生成目录

第二种实现自动生成目录的方法是标记索引项,即预先将每个目录项标记成为一个索引项,最后实现目录的生成。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在页面模式下,选定文章中的第一个目录项,也就是文章的标题,执行“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出现“索引和目录”画面后点击“索引”标签,接着点击“标记索引项”按鈕,显示这样的窗口:

,

按下“标记”标记文章标题“一个文坛独行者”为主索引项,这时文中标题出现如下字样(引号内的内容):

“{ XE ”一个文坛独行者“ }”

接下来定义的是次索引项,操作方法同上,但在标记时应当注意:你所选定的文本内容在默认情况下会出现在“主索引项”而不是“次索引项”中,请在“次索引项”中输入你选定的文本“新作《阿难》:言情 问题”,同时在“主索引项”中输入刚才标记过的“一个文坛独行者”,这时该次索引项后出现如下内容:

“{ XE "一位文坛独行者:新作《阿难》:言情 问题" }”

依次选择菜单“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在弹出的窗口中设定:

,

将“栏数”数值改为“1”,在“页码右对齐”前面打上“√”,将“制表符前导符”下拉为点线,“格式”选用默认的“来自模板”。按一下“确定”,目录自动生成!

第二节 word 的注释

一、脚注

1. 脚注的概念

脚注在文档中为文档中的文本提供解释或相关的参考资料,一般来说,脚注位于页面末行文字与页面底端之间。当编排书本时,对文档内容进行注释说明经常使用脚注功能实现。 如图所示,脚注由两个互相链接的部分组成,其一是注释引用标记,一般由连续的数字组成,其二为与其对应的注释文本。

2. 插入脚注

(1)在文档中单击要插入的位置,打开“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下面这幅对话窗口:

,

2. 插入脚注

(2)将“脚注”位置设定为“页面底端”,其实还有一种位置为“文字下方”,不过比较少用。“编号格式”习惯上使用“①, ②, ③…”。“编号方式”一般为“每页重新编号”。最后点击“插入”。

二、尾注

1. 尾注的概念

尾注也是用于在文档中为文档中的文本提供解释或相关的参考资料,尾注与脚注的区别是,在默认情况下,脚注放在每页的底端,而尾注则居于文档的结尾处,这也是称之为“尾注”的由来,如图所示:

,

2. 尾注的使用

尾注常常用来说明引用的文献,比如说撰写论文,文末注明所引用的文献或参考的资料,就必须用到这项功能。插入尾注的方法与脚注差不多,同样是执行“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打开如图2的对话框,从中点选“尾注”,其余设置与“脚注”一样。

尾注同样可用快捷键插入,按Ctrl Alt D。

三、题注

1. 题注的概念

题注是可以添加到表格、图表、公式或其他项目上的编号标签,用来为已有的表格、图表、公式或其他项目添加注释,可以手动添加,也可以自动添加,如图4。当一篇文档中多次出现表格、图表或公式等项目,且每个项目都必须作出“图1”、“表1”之类的注释时,自动添加题注往往能起到简化操作的作用。

2. 自动添加题注

(1)打开菜单“插入”→“引用”→“题注”;

(2)点击“自动插入题注”,在出现的窗口中选择需要Word XP为其插入题注的项目,点“确定”。

第三节 节的使用

一、节的概念

“节”是文档格式化的最大单位(或指一种排版格式的范围),分节符是一个“节”的结束符号。默认方式下,Word 将整个文档视为一“节”

,故对文档的页面设置是应用于整篇文档的。若

,

需要在一页之内或多页之间采用不同的版面布局,只需插入“分节符”将文档分成几“节”,然后根据需要设置每“节”的格式即可。

分节符中存储了“节”的格式设置信息,一定要注意分节符只控制它前面文字的格式。

二、插入分节符

1. 单击需要插入分节符的位置。

2. 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分隔符”命令,打开“分隔符”对话框。

3. 在“分节符类型”中选择需要的分节符类型,分别为:“下一页”:分节符后的文本从新的一页开始;“连续”:新节与其前面一节同处于当前页中;“偶数页”:分节符后面的内容转入下一个偶数页;“奇数页”:分节符后面的内容转入下一个奇数页。

插入“分节符”后,要使当前“节”的页面设置与其他“节”不同,只要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在“应用于”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本节”选项即可。

问题:

前几天,有一同事要我帮他设置一文档版面,该文档由文档A 和文档B 组成,文档A 是文字部分,共40页,并要求纵向打印,文档B 包括若干图形和一些较大的表格,要求横向打印。同时,文档A 和文档B 要采用不同的页眉。还好,他已经将文档A 和文档B 按要求分别设置好了页面格式,只要求将文档B 插入到文档A 的第20页,并要求统一编排页码。 解决方法:

1. 打开文档B ,在文档末尾插入一个分节符。

2. 全部选中后按[复制]按钮。

3. 打开文档A ,并在19页的末尾也插入一个分节符。

4. 将光标定位在A 文档20页的开始部分,执行“粘贴”操作。

第四节 word 的域

一、域的概念

1. 域是Word 中的一种特殊命令,它由花括号{}、域名(如EQ 、DA TA 等) 及域开关(如

F()是分数开关) 构成。域代码类似于公式,域选项开关是Word 中的一种特殊格式指令,在域中可触发特定的操作。

2. 域是Word 的精髓,它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Word 中的“插入对象、页码、目录、

索引、求和、排序、拼音指南、双行合一、带圈字符”等等,都使用了域的功能

二、插入域

1. 菜单命令法:执行“插入”-“域”命令,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相应的分类,选

择相应的域。

2. 手工输入法:域代码被包括在一对大括号内,这对大括号不能用普通的键盘直接键

入的方法创建,必须使用快捷键 Ctrl F9创建。

三、更新域

1. 批量更新域:全选所有的域,按F9

2. 单个更新域:选中要更新的域,按F9

四、隐藏或显示域代码

1. Shift F9组合键——显示或者隐藏指定的域代码

2. Alt F9组合键——显示或者隐藏文档中所有域代码

,

五、简单域的使用

1. Page 域:目前页次

{page }

2. Section 域

{section }

插入本节的编号

第{section }节之第{page }页

3. NumPages 域

将总页数插入文档中

第{page }页 共{NumPages }页

4. NumChars 域

将总字符数插入文档中

本文档总字符数为{NumChars }

5. NumWords 域

将总字数插入文档中

本文档总字数为:{NumWords }

六、EQ 域的使用

EQ 域主要用于编排复杂的数理公式。EQ 域中有很多基本的域指令,分别用于表达积分、根号、括号、重叠、上下标及分式等,如果嵌套使用,可排出各类复杂的表达式。 公式编辑器的高级应用,只能生成黑色的公式。

1. 数组开关 a(): 按行顺序将数组元素排列为多列

域代码: {EQ a(100,2,31) } 讲解: {EQ列表(100,2,31排成一列)}

可用参数:al左对齐;�居中;ar右对齐;con元素排成 n 列;vsn行间增加 n 磅;hsn列间增加n 磅

con元素排成n 列

域代码:{EQ aco3(10,2,31,0,1,0,14,3,55)} 讲解:{EQ 列表元素排成3列(10,2,31,0,1,0,14,3,55)}

2. 括号开关b(): 用大小适当的括号括住元素。

域代码:{EQ b( a(100,2,31)) } 讲解:{EQ 加括号( 数组(100,2,31))} lc* 左括号使用字符

rc* 右括号使用字符

�* 左右括号使用的字符

其中*是通配符

如{EQ blc[( a(100,2,31)) }

3. 分数开关 f(,): 创建分数,分子分母分别在分数线上下居中。

域代码:{EQ 18f(5,132) } 讲解:{EQ 18分数(分子,分母)}

,

4. 积分开关 i(,,): 使用指定的符号或默认符号及三个元素创建积分。

域代码:{EQ i (a,b ,3x 1 dx)} 讲解:{EQ 积分 (下标a ,上标b ,表达式3x 1 dx)} su 生成求和公式

域代码:{EQ isu(i=1,n ,xi)} 讲解:{EQ 求和(下标a ,上标b ,表达式xi ) pr 生成求积公式

域代码:{EQ ipr(i=1,n ,xi)} 讲解:{EQ 求积(下标i=1,上标n ,表达式 xi) in 积分限不在符号的上下,而在符号之右

域代码:{EQ iin (a,b ,3x 1 dx)} 讲解:{EQ 积分积分限在符号之右 (a,b ,3x 1 dx)}

5. 列表开关 l(): 使用任意个数的元素组成列表。

6. 重叠开关 o(): 将每个后续元素置于前一个元素之上

7. 根号开关 r(,): 使用一个或两个元素绘制根号。

{EQ 根号(根指数,被开方数}

{EQ r(5,2a b) }

8. 上标下标开关 s(): 将元素放置为上标或下标字符。

每个 s 代码可有一个或多个元素,以逗号隔开。如果指定多个元素,则元素将堆叠起来并且左对齐

9. 框开关 x(): 创建元素边框。

域代码:{EQ x (12345) }

讲解:{EQ 边框x (12345)}

to上面绘制一个边框

{EQ x to(A∪B) }

bo下面绘制一个边框

le左面绘制一个边框

ri右面绘制一个边框

七、补充说明

域代码里面的文本可以设置格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