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尔反尔 |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原意是你怎么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今指说了又反悔或说了不照着做,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
口不应心 | 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
口是心非 | 指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 |
大吹大擂 | 原意是敲锣 打鼓,众乐齐奏。 现用来讥讽人言语浮夸,大肆宣扬。吹:吹奏乐器。擂(léi):敲锣打鼓。 |
心口不一 |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 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
有口无行 | 有虚言而无德行。 |
耍两面派 | 耍两面手法,表里不一,也指对斗争双方都采取敷衍的行为。 |
自相矛盾 | 《韩非子·难势》上说,有个人又卖矛,又卖盾。 卖矛的时候说他的矛无比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透;卖盾的时候又说他的盾无比坚固,什么东西都穿不透。有人就问他,要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呢?他无言以对。后用“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行浊言清 | 清:清高;浊:浑浊,指低下。 说的是清白好话,十的是污浊坏事。形容人言行不一。 |
表里不一 | 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
言不由衷 | 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由:从。衷:内心。 |
言方行圆 | 指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
言行不一 | 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
言行相诡 | 诡:违反,违背。 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