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尘,尘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在班殿直 刘归仁 率众南奔,相继而溃。入塞者三万人,尘坌四起,居人骇散。”明 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一日,天大风,晦冥良久,既霽,於尘坌中得一好女子。”清 黄宗羲《永乐寺碑记》:“污邪市井,未尝择地,尘坌满室,但供邨妇里老之游息。”
2.尘俗;世俗之人。唐 吕岩《七言》诗之四:“药就功成身羽化,更抛尘坌出凡流。”宋 苏舜钦《和邻几登緐台塔》诗:“迥然尘坌隔,顿觉襟抱舒。”明 宋濂《兰隐亭记》:“华卿 性清脩,不与尘坌交,并皦皦然屹立物外。”
3.比喻卑下的处境或微贱之物。明 徐霖《绣襦记·厌习风尘》:“老身 李大妈 是也,本係 剑南 人氏,不幸夫主早亡,失身尘坌,流寓 长安。”明 屠隆《昙花记·辞家访道》:“烟姿霞韵,也应知生来往因,把金章紫綬看尘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