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茆茨”。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唐 钱起《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清 侯方域《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乃於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
2.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不慕荣宦,身安茅茨。”宋 苏轼《内中御侍以下贺太皇太后年节词语》:“求贤审官,拔士茆茨之下。”清 陈田《明诗纪事戊籤·华察》引 陈卧子 曰:“子潜 清俭,似茅茨下人。”
3.用以谦称自己的家。唐 清昼 汤衡《怀李司直纵联句》:“幽独何以慰,友人顾茅茨。”宋 王安石《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诗:“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饌,於理不当。茅茨不远,可便下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