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什么意思(拼音,读音等)
禀的读音
《禀》字词典

《禀》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简体
禀
繁体字
稟
拼音
bǐng
部首
示
五行
水
五笔
YLKI
笔画数
13
笔名
点、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横、横、竖钩、撇、点、
基本释义
-
1.向长辈或上级报告:回~。~报。
2.旧时下级向上级报告的一种文件:具~详告。
3.领受:~承。
详细释义
- 禀 [bǐng]
〈动〉
(会意。禀为稟的俗字。本义:给予谷物)
同本义
禀,赐谷也。——《说文》
既禀称事。——《礼记·中庸》。注:“稍食也。”
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汉书·文帝纪》
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新唐书·宪宗纪》
又如:禀赡(指以公粮赈济百姓);禀谷(官府给予粮食);禀粮(供给粮食);禀食(公家配给粮食)
赋予;给与
禀,予也。——《广雅》
天禀其性。——《汉书·礼乐志》
又如:禀质(天资);禀才(天赋的才华);禀分(天赋的资质);禀形(天赋的形貌);禀体(天赋的体质)
承受
臣下罔收禀命。——《书·说命》
又如:禀令(承受命令);禀化(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禀灵(秉受灵秀之气)
报告
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三国演义》
又如:禀陈(下级对上级陈述报告);禀牍(对上级有所陈述的文件);禀知(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
百科释义
禀的本字写作“禀”。是会意字,由㐭(lǐn)和禾两部分组成。在小篆中,禀特指官府赏赐谷物,读作bǐng。引申指赐予赋予,又引申为承受,又指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报告。
俩口同入京 (打一字) 谜底:禀
双方包容,表示一点 (打一字) 谜底:禀
高峰前视回家路 (打一字) 谜底:禀
夫人离开南京回北京 (打一字) 谜底:禀
双方包容,表示一点 (打一字) 谜底:禀
高峰前视回家路 (打一字) 谜底:禀
夫人离开南京回北京 (打一字) 谜底: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