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什么意思(拼音,读音等)
敲的读音
《敲》字词典

《敲》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
1.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门。~锣打鼓。
2.敲竹杠;敲诈:有的商人一听顾客是外乡口音,往往就要~一下子。
- 敲 [qiāo]
〈动〉
(形声。从攴,高声。攴,pū,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
同本义 ?
敲,击头也。——《说文》
夺之杖以敲之。——《左传·定公二年》。释文:“击声也。”
下见共王五伯,将敲其头矣。——《吕氏春秋·当务》
僧敲月下门。——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欲着敲字。
作推敲之势。
作敲字佳矣。
敲剥天下。——清· 黄宗羲《原君》
又如:敲扑(拷打);敲丝(银子。古时银锭上面都敲有圆纹,故称);敲枰(下棋);敲翻(打断)
推敲 。
如:敲一敲实(摸底;探虚实);敲句(推敲语句);敲吟(推敲吟诵诗句);敲推(推敲);敲磕(推敲,琢磨);敲诗(推敲诗句)
敲诈 。
如:敲削(敲剥。敲诈剥削);敲磕(敲诈);敲磨(犹敲剥);敲镘儿(敲诈钱财)
〈名〉
短杖式的刑具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汉· 贾谊《过秦论》
敲,从高从攴。(1) 形声。从攴,高声。攴, pū,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2) 同本义 [knock]?按:方言或读为kāo 。著名语言学家王光汉《词典问题研究-合肥方言单音动词考释》指出:敲,《广韵》音“口交切”,今读qiāo,然明清及其前均音[k’ɔ],合肥方言音保留了古读。敲的本义是叩击。如“敲门”的“敲”合肥即说为[k‘ɔ]。合肥方言此字还有意耍弄,使人上当吃亏义。如:“这次我非敲他一家伙。”也可表示是被动的。如:“我今天给你敲得不轻。”引申表示糟糕。如:“敲了,把钱包丢在车上了!”如上义当是“敲”本义之引申。
听到敲门声,小张急忙跑去开门。
他似乎认为财富是快乐的敲门砖。
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沉思。
快马也要响鞭催,响鼓也须重锤敲。
清晨就有人敲门,我睡眼惺忪地起来开门。
就这样,他们敲定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反复推敲,做到心中有数,意在笔先。
现代挖隧道还用鎯头慢慢敲?那不是和愚公移山没两样?
青天白日的在大街上敲着锣打着鼓,他就耍起猴来了。
如果受到别人无缘无故的敲诈,你一定要报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