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外门之间的门。《周礼·天官·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郑玄 注:“中门,於外内为中,若今宫閽门。郑司农 云,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 玄 谓雉门,三门也。”孙诒让 正义:“此中门实不专属雉门。当兼库、雉、应三门言之。盖五门以路门为内门,皋门为外门,餘三门处内外之间,故通谓之中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执诸 季氏 中门之外。”唐 张鷟《朝野佥载·补辑》:“典籤 崔简 妻 郑氏 初到,王遣唤……遂入王中门外小阁。”
2.门的当中。《礼记·曲礼上》:“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郑玄 注:“中门谓棖闑之中央。”
3.正中的大门。明 沉德符《野获编·司道·乡绅见监司礼》:“见廵按、按察司官,则入中门,走通道。”《红楼梦》第十六回:“忽有门吏报道:‘有六宫都太监 夏老爷 特来降旨’。吓得 贾赦、贾政 一干人不知何事,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香案,启中门跪接。”
4.内、外室之间的门。唐 孟郊《征妇怨》诗之二:“渔阳 万里远,近于中门限;中门逾有时,渔阳 常在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生 知是闺中之物,急欲进去纳还,只见中门已闭。”